作者: 彭傳軍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4-08-28 08:50
中國菏澤網消息(通訊員 呂莉敏 劉漢功 記者 彭傳軍)今年以來,東明縣將提升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,強化“末端”群眾體驗、賦能“窗口端”服務質效、兜底“訴求端”暢通渠道,努力營造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的政務服務環境。
“末端”融入新媒體,開啟智慧政務新篇章。針對群眾需求“末端”的抖音、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,東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線上化、智能化進程,積極探索利用短視頻、直播等新興媒介,率先在全市打造了200平方米的“政務服務直播間”和“網上開標直播間”,針對醫保經辦、教育資格、鄉鎮大廳、結婚登記等民生關注事項,開展抖音、微信視頻號同步“政務服務直播”,將復雜的辦事流程、所需材料清單及辦理時限等信息直觀呈現給公眾,并直接與群眾線上互動,及時解答觀眾疑問,提供個性化指導,進一步增強服務的互動性和實效性。每月一期,累計受眾達8.3萬多人次,現場解答群眾問題1500多條次。
“窗口端”智能導服,賦能政務服務新體驗。為引導群眾線上辦理業務和熟悉網辦流程,東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貼心打造了智能導服系統,通過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,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與相關職能部門窗口通過視頻連線、語音問答、同頻操作等,為群眾和企業提供精準、高效的遠程咨詢、遠程幫辦、遠程指導服務。該系統可以迅速響應用戶需求,智能匹配解決方案,讓政務服務更加智能化、人性化,實現了從“被動解答”到“主動服務”的轉變,使政務服務事項最大程度好辦、快辦、就近辦、簡易辦、多點可辦,助推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。
“訴求端”強化監督,構建政務服務新生態。為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更好滿足群眾訴求,東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引入外部監督機制,對政務服務窗口及人員進行全方位、多角度的監督。與縣政協緊密合作,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“事沒辦成”窗口及“一線協商”工作室,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協商職能,及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推動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升級。其次是推動“評議碼”和“監督碼”合體的“雙碼”監督。在各樓層醒目處和各窗口擺放“紀委監委在行動——評議碼、監督碼”的展板和桌牌,群眾掃描“評議碼”,直接在菏澤市“三亮”專題行動辦公室程序上進行評價窗口和工作人員;掃描“監督碼”可直接到達縣紀委信訪室網站上反映問題。聘請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,開展社會監督。2024年東明縣政府辦、行政審批服務局共聘請社會監督員15名,對包括窗口服務行為在內的各類破壞營商環境行為進行監督。通過這種內外結合、多方聯動的監督體系,為打造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提供了有力保障。